摘要:于是,出现了所谓基于账户和基于价值的央行数字货币两分法,通俗来说,前者是国家发行和运营的支付宝,后者是国家发行和运营的比特币。 ...
因此,《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0号)第73条规定: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承销商向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或补偿的,中国证监会可以责令改正。
2017年,我国和韩国禁止所有形式的代币融资。而美国经济刺激法案中的数字美元计划则甩开了包袱,它设计了面向家庭财政补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小额支付场景,是直升机撒钱。
笔者曾结合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编程特点,提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前瞻条件触发机制,包括时点条件触发、流向主体条件触发、信贷利率条件触发和经济状态条件触发等货币生效设计,研究显示可编程性为央行数字货币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有效丰富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IMF经济学家阿德里安(Tobias Adrian)和曼奇尼-格里弗利(Tommaso Mancini-Griffoli)将这样的央行数字货币称为合成型央行数字货币(Syntheti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SCBDC),在此情形下,所谓的央行数字货币就不是央行的负债,只是以央行负债为储备资产。它还提出央行数字货币可编程的两个好处:一是可编程的央行数字货币若与数字证券相结合,可实现真正的原子结算。2015年,持续充实力量展开九大专题的研究。但笔者以为,双层运营与单层运营并非二选一的关系,就像出租车与公共汽车,二者似可并行不悖,兼容并蓄以供用户选择。
100%准备金存缴意味着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收回、销毁等全生命周期均要依附于传统账户体系,尤其是跨运营机构央行数字货币的流通,除了央行数字货币账本更新外,还要处理相应准备金账户间的清结算,一定程度上会牺牲系统灵活性,准备金账户管理和额度管控的关系也会导致新的复杂性,有可能还需要成立专门的清算机构提供互联互通服务。笔者认为,代币模式可以突破现有账户体系的禁锢,在开放环境下,对交易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提供一整套新的解决方案,其支撑技术即为区块链技术。这种逻辑的转换也对我国现行的证券法律制度及相关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证券法律制度需要作出相应的回应和变革。
注册制之下的新三板市场,业绩不好或前景不好的企业难以融资,再加上交投不活跃,他们的抱怨很大。伦敦证券交易所另类投资市场(AIM)关于退市标准的规定也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等非数量标准方面。中国证监会认为交易所对影响发行条件的重大事项未予关注或者交易所的审核意见依据明显不充分的,可以退回交易所补充审核。此类条款之所以无效,是因为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同时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结语 我国资本市场改革逻辑转换之后的法律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监管法方面的需求,也包括私法方面的需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苏州海富投资和甘肃世恒公司的股权投资业绩补偿协议纠纷案(以下简称甘肃世恒案)的裁判确立了被投资公司不能与投资者签订业绩补偿协议(俗称对赌协议),但被投资公司的大股东可以与投资者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的先例。
从目前的规则看,《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证监会令153号)规定的发行条件比较简单,主要是持续经营时间3年以上、组织机构健全、财务制度健全、业务具有独立性、生产经营合法等,而没有设置企业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第二,要否定上市公司定增中保底保收益条款(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以终结定增庞氏骗局。因此,富豪榜上的富豪大多数都拥有上市公司。总之,交易所既要进行形式审核,且以形式审核为主,但也要有一定的实质审核,要把握好二者的度,使上市不像新三板那么容易,也不像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那么难
对于资本而言,资本就是由积累起来的劳动蜕变而来的,但资本并不等同于积累起来的劳动。在现实的资本生产中,资本就是通过对雇佣劳动(或者说雇佣工人,即自由工人)的控制与支配来生产剩余价值的,也就是通过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来实现其自身的积累与增殖的。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91页。对资本加以道德审判并不能否定资本相比于过去的生产关系而言有其文明与进步的地方。
所以,马克思认为:只是由于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劳动才变为资本。(22)当历史所赋予资本的任务还没有终结的时候,也即当资本还没有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创造更好、更高级的物质条件的时候,资本是不会自行消亡的。
(20)因此,在新时代,如何看待资本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资本家是没有合理的、正当的理由来维持其对资本长期性或永恒性的占有的。
在一定历史时期,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快速发展与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资本相比于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而言,是具有革命性与先进性的。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又是从哪个维度或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的呢?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13)把资本理解为集体的产物,理解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活动的结果,这同样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与实践两个角度来把握与理解资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新性认识。资本不仅是一种价值增殖的手段,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11页。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的实质并不在于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替活劳动充当进行新生产的手段。
当资本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并取得统治地位的时候,它必然会对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之上的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必然会对社会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即导致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资本观看来,正是资本或者资本主导下的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从革命性的角度而言,资本在人类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不仅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使得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更主要的是它对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所起到的革命性作用。既然资本不是资本家个人劳动的结果,也不是资本家个人劳动可以使其运动起来的社会财富,那么资本家个人占有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活动所创造的资本,其本身就很难获得历史的长期性辩护,也不可能被日益觉醒的无产阶级所认可与维护。
从资本生成的历史来看,资本的历史要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生产资本。虽然资本的历史起源于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但资本的诞生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作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其反映与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其本身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推动私有制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说马克思是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与把握资本及其历史作用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更多人则是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理解与把握资本及其作用。
(16)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力结构以及政治权力的分配,都取决于资本家各自所掌握与掌控的资本的数量与大小。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2页。
根据当前中国的实际国情与现实需要,我们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不仅要允许资本以及其人格化的资本家的存在,还应大力发挥资本对旧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与腐朽的并遗留至今的封建等级观念与宗教思想的变革作用。(17)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是在说资产阶级,但同时也是在说作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的资本,在人类历史上对于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所发挥的巨大革命性作用,其革命性作用是人类历史上过去一切时代的生产关系都无法媲美的。
比如,在一些人的认识与观念中,资本是资本家的私人财产,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是否有权利把资本家的私人财产变成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所有的公有财产?如果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有权利这么做的话,他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与恩格斯必须在理论上做出合理的解答,否则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剥夺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是不具有历史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那在马克思资本观的理论思维与逻辑框架中,是如何把握与理解资本的实质的呢?马克思主要是从社会劳动的角度或维度来理解与把握资本的实质的。在无产阶级的斗争下,资本必然会从资本家私人占有重新回归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所有,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任何资本家无法阻挡的历史进程。也正是因为资本是集体的产物,所以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资本的原始积累,即资本的历史起源,究竟是指什么呢?既然它不是奴隶和农奴直接转化为雇佣工人,因而不是单纯的形式变换,那么它就只是意味着直接生产者的被剥削,即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反映的必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必然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和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强大工具与手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91页。没有资本就没有资本主义私有制,同样,没有资本主义私有制,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本。
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6页。